故剑情深,南园遗爱(上)

题记

《故剑情深,南园遗爱》这文章都写了5年多了,包括“王子遭难”,“闾阎情缘”,“故剑情深”,“南园遗爱”,“告慰亡妻”,“今生无悔”六部分。只可惜当时只写了前3部分(1万字)。巫蛊为祸,太子被迫发兵,兵败自杀,出生数月的刘病已,被关入大牢;刘病已,在其祖父旧属帮助下,与贫寒之女许平君,喜结连理,终成眷属;初登大位,不忘曾经的山盟海誓,以“寻微时故剑”的诏书,婉拒霍光小女,坚持立许平君为后;霍光之妻嫉恨皇后许平君,毒杀皇后,葬于杜陵南园;隐忍失妻之痛,册立霍成君为后,待羽翼丰满,设计诛灭霍氏,以告亡妻;一个是他与许平君唯一的儿子太子刘奭,一个是他最喜爱的儿子淮阳宪王刘钦,为了给亡妻许平君有所交代,最终痛苦做出了抉择,将大汉江山,交给了刘奭,哪怕是刘奭将败坏祖宗基业,今生亦无悔。

《乌龙闯情关》这么一部电视剧,多年以前或许家喻户晓,众所周知;但有关那段传诵千古的凄美爱情,那个“贫贱不相离,富贵亦相知”的山盟海誓,那道被称之为史上最浪漫的诏书,相比之下,能熟知的人或许就聊聊无几了……

王子罹难

西汉武帝后期,年近古稀、昏聩老迈的孝武皇帝刘彻身边几乎尽是奸佞邪僻之人。终于有一天,这些奸佞宵小纷纷开始粉墨登场。

征和二年(西洋历前91年),使者江充,按道侯韩说,御史章赣,黄门苏文借巫蛊之事欲构陷太子刘据及皇后卫子夫,并对其步步紧逼。万般无奈之下,太子听从太子少傅石德之计,与其母卫皇后发兵斩杀江充等人。期间消息走露,苏文逃脱至甘泉宫,向武帝诉说太子私自发兵斩杀江充等人并且已经谋反。武帝听完苏文的言辞,并无多大反应,仅仅说,太子有此之为,只是因为恐惧,加上又忿恨江充等人;并派使者去传唤太子。使者未敢前去长安城召传太子,中途折返上报武帝,谎称太子真的已经谋反,并说,他也差点被太子所杀,是拼命逃回来的。

武帝年二十九喜得皇长子刘据,对其甚是喜爱,而后册封其生母卫子夫为皇后。刘据长大后,仁恕温谨,武帝嫌其不像自己那样强势能干。因此,皇后卫子夫、太子刘据宠爱日衰,这使得这对母子常常有不安之意。武帝发觉后,便对皇后之弟卫青说:“汉家庶事草创,加四夷侵陵中国,朕不变更制度,后世无法;不出师征伐,天下不安;为此者不得不劳民。若后世又如朕所为,是袭亡秦之迹也。太子敦重好静,必能安天下,不使朕忧。欲求守文之主,安有贤于太子者乎!闻皇后与太子有不安之意,岂有之邪?可以意晓之。”卫青听后,顿首拜谢;皇后闻之,脱簪请罪。太子每谏征伐四夷,武帝都笑着说:“吾当其劳,以逸遗汝,不亦可乎!”

是时,武帝用法严厉,多用刻吏,而太子宽厚,多将案件驳回,从轻处理。这样,刘据虽赢得了民心,但用法大臣皆因此而不快。卫青死后,太子没有外戚作为后援。各路势力,各怀目的,最终勾结到了一起,欲除卫氏母子而后快。奸佞如苏文、江充之类害怕被清算丢掉性命,用法大臣惧怕失去功名利禄,孝武钩弋夫人欲替其子夺取储君之位,孝武李夫人之弟李广利亦想替其外甥谋取帝位……

就在苏文逃到武帝面前挑拨离间,搬弄是非之时,刘据母子也没有闲着,正忙着到处调兵遣将。此次调兵刘据主要从三方面着手:其一,让其母卫子夫发长乐宫卫卒,并出武库兵器武装数万囚徒和百姓;其二,派使持节前往调动长安附近的降汉胡骑;其三,刘据亲自持节前往北军(长安禁卫军以及部分中央军)营门外,意图说服北军统领任安发兵,助其一臂之力。这三项调兵计划,只有第一项进行顺利,其余两项遇阻失败。刘据派往征调胡骑的使者,由于被对方识破有诈而被斩杀。刘据去到北军南门外,任安虽然拜受其节(节杖),之后便紧闭大门,按兵不动。刘据无奈,只得离去。

最终,任安被武帝以“坐观成败,手持两端”的罪名腰斩于市。获罪之后,任安曾寄书于司马迁,劝其应用中书机要之便,“推贤进士”;同时希望其能向武帝替自己求情。司马迁接信之后,不知如何是好,顿感为难,在任安行刑前夕,才写了一封回信(《报任安书》)给任安。

武帝听完派去召传太子的使者谎报后,顿时勃然大怒,立即责令丞相刘屈牦率三辅近县兵马围捕“叛逆”。丞相刘屈牦所率之军与太子所率数万囚徒百姓于长乐宫西阙下相遇,激战五日,死伤数万,血流成河。而就在此时,长安城百姓得知武帝已经从甘泉宫移驾至长安城西的建章宫,情况并非太子先前所说,武帝病困于甘泉宫,奸臣欲作乱。于是百姓纷纷倒戈,太子之众骤减,丞相附兵浸多。不久,太子兵败。

武帝派遣宗正刘长,执金吾刘敢带着诏书前往长乐宫收取皇后玺绶。皇后卫子夫自杀。卫子夫于元朔元年(西洋历前128年)以“貌和德嘉,生皇子据”为由,被册立为后,“承奉宗庙,为天下母”。卫子夫居皇后位37年,可谓贵极一时。其弟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,外甥霍去病为大司马骠骑将军,二者分掌天下兵马;其子为国之储君,皇帝继承人;其族封侯拜爵之人,更是数不胜数。顷刻间,天下女子已是对这位卫子夫皇后崇慕不已。“生男无喜,生女无怒,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”,更有此歌谣传遍四海。而今却是“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”。诚如子夏之言:“死生由命,富贵在天。”

太子刘据兵败亡逃至泉鸠里,踪迹被察后,自杀。受此牵连,太子刘据的三男一女及其家室皆遭杀害,唯独一刚出生数月的孙子幸存。这个婴儿的名字叫刘病已。

刘病已为孝武皇帝刘彻与皇后卫子夫之曾孙,太子刘据与其良娣史氏之孙,皇孙刘进与其夫人王翁须之子。因此,刘病已被世称为“皇曾孙”。其出生数月,遭此巫蛊之祸,被收监入狱。此时,廷尉监丙吉奉诏审理巫蛊案件,其心知太子刘据谋反并非事实,又深彻哀痛皇曾孙的无辜,就选择了两名谨慎敦厚的女囚,让其抚养照料皇曾孙刘病已,并把他们安排在干燥舒适的牢房。此外,丙吉每日前往探视多次。

韩非曾说:“主妾无等,必危嫡子”,又说:“去好去恶,臣乃见素”。太始三年(西洋历前94年),孝武钩弋夫人任身十四月而生少子弗陵。这时武帝对大家说,听闻昔日尧母十四月而生尧,现今钩弋生弗陵亦然。于是,武帝将少子弗陵出生的宫殿大门命名为“尧母门”。由是,酿成今日之祸矣。司马光曾对此事评论说:“为人君者,动静举措不可不慎,发于中必形于外,天下无不知之。当是时也,皇后、太子皆无恙,而命钩弋之门曰尧母,非名也。是以奸人逆探上意,知其奇爱少子,欲以为嗣,遂有危皇后、太子之心,卒成巫蛊之祸,悲夫!”

巫蛊案件数年未决,而那位可怜的皇曾孙也一直被拘押在郡邸监牢之中。后元两年(西洋历前87年),武帝病重,这时有人对他说,长安狱中有天子之气。于是武帝派使提三尺龙泉,前往郡邸监狱,并诏命使者,监牢罪犯其罪无论轻重一律处死……

闾阎情缘

武帝使者连夜赶到郡邸监狱,但丙吉紧闭监狱大门,不让使者进入。并说,皇曾孙在此,他人无辜尚不可乱杀,何况皇帝亲曾孙!就这样,双方僵持到天亮,使者终不得进入监狱执行为武帝命令。不得已使者回报武帝,并趁机弹劾丙吉。而此时,武帝并未迁怒于丙吉,亦有所醒悟,并说,这是老天让他做的吧。于是大赦天下。

这一年离征和二年(西洋历前91年),刘病已入狱之时,已近5个年头了。刘病已这次遇赦释放出狱,正好5岁,却未能恢复其王子身份,接下来又何去何从?丙吉先是移书京兆尹,希望其接纳这位皇曾孙,并代为照料,但遭到拒绝。后来,丙吉听说皇曾孙祖母史氏的母亲贞君尚在人间,就带着皇曾孙去找她,并把皇曾孙交托给她,年事已高的贞君见到孙子形单影只,孤苦伶仃,甚感哀怜,便躬身照料看护这位皇曾孙。

征和三年(西洋历前90年),武帝密使告发丞相刘屈牦与贰师将军李广利密谋“欲令昌邑王为帝”,被查证属实,且与巫蛊之事有所牵扯。六月,武帝以“大逆不道”的罪名,下诏将刘屈牦绑于厨车之上,游街示众,最后腰斩于东市,其妻与子女枭首于华阳街,九族被夷。李广利的家人亦被收监天牢,而此时,李广利正率7万铁骑远在漠北狙击匈奴,听闻家人被捕入狱消息后,惊慌失措,冒进深入,以求战功,祈望赎罪,最终,全军覆没,投降匈奴。之后,其宗族被灭。

这时,官民都认为巫蛊告发的言论,多为不实。武帝亦深知太子只是由于惶恐,才发兵杀江充,并无他意。恰巧此时,高寝郎田千秋上书武帝,为太子刘据辩护。武帝感寤,于是拜田千秋为大鸿胪(九卿之一,主管边疆民族、诸侯王国及外交事务),而诛灭江充九族,焚烧苏文。先前,因积极围捕太子而被封赏者,其族皆灭。武帝因思念其子,遂建“思子宫”,又作“归来望思之台”。

征和四年(西洋历前89年),武帝驳回了财政大臣桑弘羊“屯田轮台,以威西国”的建言,随后,向天下公告了其执政以来的种种过失,颁布了历史上有名的《轮台罪己诏》,保证今后将致力于“禁苛暴,止擅赋,力本农……”。于是,遣散“方士侯神”,罢黜“有伤百姓、糜费天下”的所有政令;拜大鸿胪田千秋为丞相,加封富民侯,以明示今后将行“休养生息,思富养民”之政;撤除桑弘羊搜粟都尉之职,拜擅农业耕作的赵过为搜粟都尉。此时,汉廷内外政策虽有所调整,但并没有因此而放弃“辟土广地,征伐四夷”的政策,而回归到汉初与民休养生息、无为而治的道路上。

大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,是汉高祖刘邦的曾孙,孝文皇帝刘恒之孙,孝景皇帝刘启之子,其曾祖母是薄姬,祖母是窦漪房,母亲是王娡。高后执政八年(西洋历前180年)七月,吕雉,这位秦末汉初,阅历非凡,叱诧一时的女性病逝于长安。这时,太尉(三公之一,最高军事长官,掌兵马)周勃联合丞相(三公之一,政府最高行政长官,总理全国政务)陈平趁机叛乱,发动政变,诛杀吕氏家族及少帝刘宏,迎立刘邦第四子代王刘恒为帝。景帝前七年(西洋历前150年),孝景帝“废长立贤”,废太子刘荣,改立胶东王刘彻为太子。景帝后三年(西洋历前141年),孝景帝驾崩,太子刘彻继皇帝位,是为世宗孝武皇帝。

刘彻16岁即位,在位54年期间,罢黜百家,表章《六经》;畴咨海内,举其俊茂,与之立功;兴太学,修郊祀,改正朔,定历数;协音律,作诗乐;南取越地,以为南海、苍梧九郡;东败朝鲜,以为乐浪四郡;使卫、霍北击匈奴而置郡县,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,士不敢弯弓而报怨,使其妇女无颜色,使其六畜不蕃息。其雄才大略,远见卓识,常被后世所称。班固称赞其说:“武帝之雄材大略,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,虽《诗》、《书》所称,何有加焉!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。”司马光对其评价说:“孝武能尊先王之道,知所统守,受忠直之言,恶人欺蔽,好贤不倦,诛赏严明,晚能改过。”

后元两年(西洋历前87年),丁卯,汉武帝刘彻驾崩于长安五柞宫。在他弥留之际,想到了他那位流落民间的曾孙。于是下诏掖庭让其寻回刘病已,并恢复其宗籍,上报宗正。虽然如此,刘病已依然是一介平民,并没有任何爵位。

不久,刘病已就从其祖母史家被接回掖庭赡养。幸运的是,此时的掖庭令张贺,是昔日太子刘据的部下,由于念及旧恩,对刘病已照顾有加,不仅经常以私钱进行接济,还以私钱聘请老师对其进行教育。

刘病已不仅自幼聪慧好学,而且喜欢游侠,斗鸡走狗。因而,经常溜出掖庭,到外面玩耍嬉戏,曾游遍京畿三辅(当时京兆尹、左冯翊、右扶风三郡为京畿,其治所均在长安)地区。“闾里奸邪,吏治得失”,其皆了如指掌。在掖庭接受教育的漫长岁月里,刘病已与未来的岳父,恭哀皇后许平君的父亲许广汉成了莫逆的忘年之交。

许广汉年轻时为昌邑王的随从。一次武帝前往甘泉宫时,许广汉伴驾同行,途中误取他人马鞍,被弹劾“从行而盗”,本应被判以死刑,但武帝下诏,募许广汉下蚕室。随后,被任命为宦者丞。上官桀谋反时,许广汉被派去找绳子捆绑上官桀,左找右找,未能找到,因此被贬做苦役“鬼薪”派往掖庭,后来升迁至暴室啬夫。而这时,刘病已已被接回掖庭抚养,恰巧与许广汉住在一起,渐渐就成了忘年之交。在其成为刘病已岳父之前,许广汉对这位落难皇孙也颇为照顾,常常在生活上接济他。

日月如梭,时光飞逝。转眼间已是元凤六年(西洋历前75年),刘病已已经是一个17岁的少年了。正在这个时候,其祖父旧属张贺欲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刘病已。后来,张贺的弟弟张安世听闻了此事,便怒气冲冲对他说,刘病已乃卫太子之后,能够作为平民百姓安稳度日,衣食不缺,已经是很庆幸的事情了,休要再提嫁女之事了。由于这个缘由,张贺只好打消了先前的念头。但对于这位落难皇孙的亲事,张贺也没有因此而放弃

事有凑巧,不久张贺听闻暴室啬夫许广汉,正是刘病已的那位忘年之交,有一女许平君,正待字闺中。本来许平君与内谒者令的儿子已有婚约,可是在这个时候,内谒者令之子死了。于是,张贺置办酒席,邀约许广汉,酒酣之时,对许广汉说,皇曾孙与皇上血缘亲近,就算将来不济,也至少是个关内侯,你可以把女儿嫁给他。听完,许广汉就一口答应了。次日,许妻闻之,大发雷霆,责骂许广汉对女儿婚事,竟然如此草率,把女儿嫁给一个一无所有,游手好闲,靠人接济生活的落难王孙。但许广汉没有理会妻子的埋怨,仍然重新聘请媒人,把女儿嫁给了刘病已。而张贺则以家财赠与刘病已作为聘礼。

在好心人的撮合帮助下,一个落难王孙,一介贫寒之女,喜结连理,终成眷属。成婚之后,一无所有的刘病已,住进了岳父许广汉的家里。当然,经常遭受许母的白眼,想必也是难免的。但这丝毫没有影响这对新婚夫妇间的恩爱感情,他们举案齐眉,相濡以沫;她没有嫌弃丈夫的落魄,对其体贴入微,“之死矢靡它”;妻子的嘘寒问暖,使他感受到了有生以来第一次由至亲带给他的那份温馨与惬意,因而对于妻子,他充满了感激,对她的情,今生无悔,至死不渝。

子曰:“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;水流湿,火就燥;云从龙,风从虎;圣人作而万物覩;本乎天者亲上,本乎地者亲下,则各从其类也。”元平元年(西洋历前74年)七月,刘病已刚喜得贵子才数月,九五之运又突降其身。

故剑情深

在巫蛊事件中,武帝不仅痛失了爱子,更是失去了一位悉心栽培多年的皇位继承人。这使得他,不得不改变一系列既定的内外政策。因为他清楚地知道,在现在仅有的三个儿子当中,将来无论谁继承皇位,都无法代替刘据,帮他收拾因为过度征伐而留下来的烂摊子。因此,这个烂摊子得他自己来收拾了。于是,有了征和四年的一系列政策路线的改变,有了《轮台罪己诏》……

武帝做了这一切之后,又经过深思熟虑,最终确定了储君的人选。后元元年(西洋历前88年)末,武帝赐了一幅“周公负成王朝诸侯”的画给奉车都尉、光禄大夫霍光,这表明他欲立小儿子刘弗陵为太子,并且想托孤于霍光,让其行周公之事,辅佐少主。而在这时,武帝却处死了,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。随后“立子杀母”事件遭到了众人质疑,而武帝辩驳说,这不是尔等愚蠢之人所能够知晓的。往古国家之所以动乱,都是因为君主年少,而其母正值壮年。女主独居骄蹇,淫乱自恣,没有人能够阻止她。难道不曾听闻吕后吗?所以不得不先除掉这个祸患。

后元二年(西洋历前87年),武帝少子刘弗陵即皇帝位,是为孝昭皇帝,时年八岁。昭帝虽聪明能断,机智过人,但自幼体弱多病。因此,在他登位十三年后,二十一岁时,便一命归西了,也没有留下任何子嗣。不然,至尊之位又怎会降落到那个落难王孙刘病已的身上。

元平元年(西洋历前74年),就在霍光与诸大臣左右为难,不知拥立谁为皇帝时,光禄大夫丙吉上陈霍光说:“将军事孝武皇帝,受襁褓之属,任天下之寄。孝昭皇帝早崩亡嗣,海内忧惧,欲亟闻嗣主。发丧之日,以大谊立后,所立非其人,复以大谊废之;天下莫不服焉。方今社稷、宗庙、群生之命在将军之壹举,窃伏听于众庶,察其所言诸侯、宗室在列位者,未有所闻于民间也。而遗诏所养武帝曾孙名病已在掖庭、外家者,吉前使居郡邸时,见其幼少;至今十八九矣,通经术,有美材,行安而节和。愿将军详大义,参以蓍龟岂宜,褒显先使入侍,令天下昭然知之,然后决定大策,天下幸甚!”此时,太仆(九卿之一)杜延年亦称赞刘病已品行好,劝说霍光拥立他为帝。

七月,霍光与诸大臣联名上奏上官皇太后说,孝武皇帝曾孙刘病已,现年十八,曾师受《诗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孝经》,躬行节俭,慈仁爱人,可以嗣继大统,奉承宗庙。皇太后准许了霍光等人的请奏。于是,霍光派人去到刘病已家里,将刘病已迎入未央宫,觐见皇太后。不久,这位落难王孙,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,登基为帝,是为中宗孝宣皇帝。

起初,武帝在临终前,任命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,金日磾(mì dī)为车骑将军,上官桀为左将军,桑弘羊为御史大夫(三公之一,丞相副手,并掌监察),并让其辅佐少主。四人皆为顾命大臣,以霍光为首。不久,金日磾病逝。金日磾原为匈奴王子,在汉廷对匈战争中被俘,解押至长安,开始为武帝养马,后来逐渐受到重用。霍光与上官桀是姻亲关系。霍光长女是上官桀之子上官安的妻子。上官安的女儿,霍光的外孙女于始元四年(西洋历前83年)嫁给孝昭皇帝,被立为皇后。桑弘羊乃洛阳商人之子,13岁时“以心计”入赀为侍中,因能“言利事,析秋毫”,深得武帝赏识,被委以重任,历任大农丞、大农令、搜粟都尉兼大司农、御史大夫等要职,统管中央财政近40年之久。终武帝一代,其忠心耿耿替帝国聚敛资财,以增强国力,为武帝屡败匈奴、征战四方,打通西域、开发西南等奠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。就连对其十分不满的司马迁,也不得不大赞其理财之功,称桑弘羊时代“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”。

始元六年(西洋历前81年)二月,权力欲极度膨胀的霍光,以问“民间疾苦、教化之要”的借口,从天下郡国召集了60多名来自民间的“贤良”、“文学”之士,召开了西汉历史上的一次重大的经济会议,史称“盐铁会议”。丞相田千秋、御史大夫桑弘羊以及丞相府、御史大夫府属官共10余人,作为政府代表参与了此次会议。

桑弘羊作为政府代表的主要发言人(丞相田千秋一说会议开始后自行离开,一说作为会议主持,调停双方),在会议上舌战群儒,与民间代表就盐铁官营、酒类专卖、均输、平准、统一铸币等财经政策,以至屯田戍边、对匈奴和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,展开了激烈争论。“贤良”、“文学”之士多次引用董仲舒《春秋繁露》中的理论,认为政府应该罢黜盐铁官营、酒类专卖、均输等政策,不与天下争利。而桑弘羊认为 “此国家大业,所以制四夷,安边足用之本,不可废”。

这次会议讨论的最终结果是罢黜了酒类专卖,保留盐铁官营。随后朝野舆论对于桑弘羊都很不利,因此其逐渐失去了财经大权。三十多年后,庐江太守桓宽根据会议记录,整理了一部政论文集《盐铁论》,这部著作全面生动的呈现了当时与会双方激烈争论的情景。

苏轼曾有评价霍光,称其“先无尺寸之功,而才气术数,又非有以大过于群臣”,相比于功勋卓著,才能出众的桑弘羊,此时的霍光不免显得相形见绌。霍光此时虽然身为首席顾命大臣,代表皇帝,但并未出任政府(外朝)要职,所担任的大司马大将军属于中朝(宫廷系统),因而其权力远远在御史大夫桑弘羊之下。

御史大夫不仅主管监察,但同时是丞相副手,协助丞相处理全国政务,而监察工作则由其副职御史中丞主理。当时的丞相田千秋对于政务很少过问。这样,政府首脑的大权自然而然落到了御史大夫桑弘羊手上了。田千秋是汉武帝任命的最后一任丞相,也是汉朝立国至今才能最平庸的一任丞相。在巫蛊事件中,由于他直言敢谏,被武帝器重,从一个看守坟墓的低级官吏(高寝郎)一下被提拔为九卿之一的外交大臣(大鸿胪),没多久又被任命为政府首脑(丞相)。另外,这时桑弘羊仍然兼领统管财政、民政、农业、商业、经济、工业的最高长官大司农(九卿之一)之职。

面对功绩赫赫、手握实权的桑弘羊,霍光自然心有所忌,不敢从正面对其下手,因而听从了其亲信杜延年的建议,借助儒生舆论全面否定武帝时期桑弘羊一手制定的经济政策,以及对外战争,从而否定桑弘羊的功勋、抹黑其形象、削弱其当时在朝中拥有的无人可比的威望,最终达到夺其手中实权的目的。与此同时,霍光与其姻亲上官桀在中朝的权利斗争也不断升级。

霍光在朝中独断专行、排除异己的行为,最终引起了政敌的疯狂反扑。元凤元年(西洋历前80年),盖长公主、上官桀父子、桑弘羊与燕王刘旦密谋政变,企图先伏杀霍光,再废昭帝,拥立燕王刘旦为帝。令他们没有预料到的是,事情不幸泄露,反而被霍光趁机将其一网成擒,消灭殆尽。上官桀、桑弘羊家族被灭,盖长公主、燕王旦自杀。上官皇后因其年少,没有参与谋划政变,也因为是霍光的外孙女,因此免遭被废。

这次事件后,霍光不仅一举扫清了朝中的政敌,更是在朝中提拔、安插了一大批亲信党羽。如擢升右扶风王为御史大夫,王延寿为谏议大夫,张安世为右将军兼光禄勋(九卿之一),杜延年为太仆(九卿之一),杨敞为丞相。从此,霍光集皇权相权于一身,其权势已远远超出任何一个帝王,其气焰的嚣张可想而知。在今后的十几年,直至其入土为安,已无人敢与之叫板。哪怕是皇帝想夺其手中的权力,也是不可以的。

元平元年(西洋历前74年),孝昭皇帝驾崩,由于没有子嗣,霍光就拥立昌邑哀王(前昌邑王)之子昌邑王刘贺为皇帝。但令霍光没有想到的是,他这位拥立其登上帝位的首要功臣,并没有赢得刘贺的待见,反而被疏远。此时的刘贺毕竟已是成年人,已经有自己的想法,并早已听闻霍光在朝中独断专行,对此已颇为不满,因而刚刚登基就急于培植自己的势力,重用昌邑旧属。这自然引起了霍光及其党羽的忿忿不满。霍光亲信杜延年劝说霍光依“伊尹废太甲”故事,行废帝之事。

于是,霍光暗中联络其党羽,先是隔离软禁刘贺及其昌邑旧属,不久后联合上官皇太后, 罗织刘贺登基27日以来所犯下的1127项罪名,称其“不可以承天序,子万姓”,将其从皇帝宝座上赶下来,同时以各种罪名诛杀了200多名刘贺从昌邑带来的旧属。随后,刘贺被上官太后派人遣送回了昌邑。

昌邑王刘贺被废后,霍光与其党羽对新帝人选问题商讨多次未果。就在这时,丙吉向霍光推荐了刘病已。

刘病已即位后,其结发妻子许平君被册封为婕妤。当时霍光有一小女儿霍成君,霍光及其党羽希望她能够被立为皇后。而此时刘病已的心里依然想的是那位共患难的糟糠之妻,没有忘记曾经“死生契阔”,相随一生的誓言。因此,刘病已并没有慑于霍光的权势,立即答应他们的请求。而是向天下颁布了他即位以来的第一道诏书,这道诏书就是后来那道被称为史上最浪漫的诏书。诏书说,朕在微贫之时有一柄古剑,那时朕常常不开心,自从有了那柄古剑的陪伴,朕多了许多快乐,现在朕很想念“它”,不知天下臣民能否替朕找回昔日的那柄古剑。

诏书一出,朝中许多大臣一下子明白了这位新皇帝的心思,想到了刘病已在落难之时的那位糟糠之妻,于是不再以容貌不佳,出身寒微为由,反对立许婕妤为皇后,反而纷纷主动奏立其为后。朝臣的突然转舵,虽有违背权臣霍光的意愿,但是他们看到皇帝毕竟还很年轻,而霍光大半截身子已经深陷黄土之中,权衡再三,为长久计,也不好公然逆皇帝的意思,就只好暂时得罪霍光。

此刻的刘病已,以其睿智聪慧、见闻广博,自然知道霍光权大势大,不可轻易得罪,否则,也不会以这种平和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抗议,亦不会与霍光同乘马车时有所惧惮,如芒刺在背。当然也知道,他这样拒绝霍光,自己的下场很可能就是“昌邑王第二”。但最终,他还是以“寻微时故剑”的诏书婉拒了霍光及朝臣提出的立霍氏为后的请求,因为在他心中,忘不掉妻子曾经的脉脉温情、嘘寒问暖,撇不下对妻子的那份感激之情,更没有忘记曾对妻子许下“‘死生契阔’,与子成说”的诺言。

不过庆幸的是,这位被众多史学家誉为一代“中兴名臣”的霍光,并没有再次废帝的想法。虽然这次刘病已没有立其女儿为皇后,心有不快,但霍光也清楚地知道,这位新皇帝对他也算敬重,除立后这件事外,其他所有的事情都听从他的意见;此外,要想找出一个比刘病已更适合继承皇位的人选,也不是那么容易的。

元平元年(西洋历前74年)十一月壬子,婕妤许平君被册封为皇后。这一天,这对鹣鲽情深的患难夫妻手牵着手,一同走上了未央台,接受朝臣及万民的朝贺……

琴瑟御,未央台,
冷彻心扉春意来。
宫殿寒鸦声泣血,
泰盈否至是知哀。

史料参考:

1.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》

2.东汉·.班固《汉书》

3.北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

发表评论